痛风能治愈吗
文章目录
一、能治愈的痛风
二、难治愈的痛风
三、痛风形成的因素
能治愈的痛风
痛风能不能治愈,是患者最关心、最常问的问题,也是医师难回答的问题。难回答的原因是痛风的发病原因复杂,病因不同的痛风,治疗转归也不相同。据国内外专家研究认为,有些痛风能治愈,而有一些痛风很难治愈。
①食源性痛风。痛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当引起的。也就是说,有些人由于经常大量吃富含嘌呤、高热能的食物,饮食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痛风。这样的痛风患者,经过饮食控制和调配,加上正规、系统的服用降尿酸药,待血尿酸水平和体内尿酸总量(尿酸池)降至正常,再继续坚持合理饮食,大部分患者可能不再复发。
②肾源性痛风。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不全,肾小球滤过率下降,肾小管重吸收增强,分泌减少,泌尿系统阻塞等因素,使尿酸排出量下降,致血尿酸升高而引起的痛风。肾源性痛风又分以下两种:第一种,肾脏本身疾病引起的尿酸排泄功能下降,使血尿酸升高引发的痛风。这种痛风只要肾脏功能基本恢复,痛风就可以治愈,如肾囊肿、肾肿瘤。第二种,痛风是由并发症引起,痛风伴发高血压、糖尿病,这两种肾病都能引起肾功能下降,使尿酸排泄量减少,发生痛风。如能长期将血压、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,肾功能恢复正常,血尿酸也逐渐降至正常,使痛风终止发病。
③药源性痛风。加速嘌呤合成尿酸而引起的痛风药物,如胰岛素等;抑制尿酸排泄引起痛风的药物,如长期服小剂量阿司匹林,部分降血压、降血糖、降血脂药及抗结核药物如吡嗪酰胺、乙胺丁醇等。药源性痛风只要停用引发痛风的药物,几乎所有痛风都会不再发病。
④综合因素性痛风。很多痛风患者都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,工作负担过重,生活不规律,熬夜,暴饮暴食,饮酒过度,运动减少,其他疾病及所用的药物影响等多种因素,如果消除上述不良因素,痛风就可以彻底治愈。难治愈的痛风
①有遗传倾向的痛风。凡有遗传倾向的痛风多有基因缺陷,参与嘌呤代谢酶的缺乏或活性增强而引发的痛风,即称原发性痛风。多数学者认为,原发性痛风需长期,甚至终身服降尿酸药,属于较难治愈的痛风,目前还未发现能改变痛风基因结构的特异性药物。例如,当父母或祖父母患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肾功能不全,使尿酸排泄受阻,发生了痛风;其子女同样患高血压、糖尿病合并肾功不全性肾病,也出现尿酸排泄障碍,发生痛风。再如,患食源性或药源性痛风,其后代也患食源性或药源性或其他原因引起继发性痛风,这样的痛风与痛风遗传无关,均属假性遗传痛风,假性遗传性痛风可以治愈。
②痛风合并严重肾功能衰竭。痛风患者伴发各种疾病引起的较严重肾功能衰竭,肌酐清除率明显降低,经系统治疗,肾脏功能仍无明显好转者,这样的痛风患者多不能痊愈。
③尿酸池过大的痛风。痛风患者如果在关节或其他部位出现多个较大的痛风石,结石所含的尿酸盐绝大部分属于难溶性尿酸盐,向外转移缓慢,如不手术清除结石,靠自身向外转运、排出,需要数年、数十年,甚至终身都不能将痛风石的尿酸盐完全转移排出体外,痛风石的尿酸盐不断地向血液中运转、补充,即使服用了降尿酸药,血尿酸也很难稳定维持在正常水平。因此,痛风患者需要长期或终身抗痛风治疗。
总之,对痛风的治疗,尤其是初期治疗很难确定能否治愈,但不论何种类型,都应坚持以下治疗原则:不论哪种类型的痛风,凡是有痛风石者,首先要手术切除结石,而且结石切除要彻底,以缩小体内的尿酸池。有明显继发因素的患者,要尽快去除病因。对所有痛风患者,包括做过痛风石手术的,解除继发病因和原因不明的患者,都要坚持较长时间降尿酸和恢复肾脏功能的治疗。尿酸对肾脏的损伤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恢复,一般要坚持l-2年的治疗。在治疗痛风的同时,应积极地治疗并发症,并且选用对痛风无不良影响的药物。待关节炎停止发作,血尿酸水平恢复正常半年至1年后,可以停止对痛风的治疗,但1~2个月应定期检查1次血尿酸,如发现尿酸再度升高时,应继续服用降尿酸药物。痛风形成的因素
痛风可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大类。原发性痛风除少数由于遗传因素导致体内某些酶缺陷外,大多都病因不明,并常伴有肥胖、高脂血症、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动脉硬化、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。继发性痛风多继发于白血病、淋巴瘤、多发性骨髓瘤、溶血性贫血、真性红细胞增多症、恶性肿瘤、慢性肾功能不全、某些先天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病I型等症。某些药物如呋塞米(速尿)、乙胺丁醇、水杨酸类及烟酸等,均可引起继发性痛风。此外,酗酒、铅中毒、铍中毒及乳酸中毒等也可导致继发性痛风。
临床诊疗中习惯把“原发性”省略,我们通常所说的“痛风”一般都指原发性痛风。
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种疾病,是细小针尖状的尿酸盐的慢性沉积,其主要I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,引起血中尿酸升高,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石沉积、痛风性关节炎等。
症状为突发关节红肿、疼痛剧烈,累及肢体远端单关节,特别是第一跖趾关节多见,常于24小时左右达到高峰,数日至数周内自行缓解。间歇期无明显症状,皮下可出现痛风石结节。随病程延续,受累关节会持续性肿痛,活动受限,出现肾绞痛、血尿、排尿有结石、夜尿增多等症状。
血液中尿酸长期增高是痛风发生的关键原因。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:一是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,和其他嘌呤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酸;二是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、核酸及核蛋白成分,经过消化与吸收后,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。尿酸的生成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需要一些酶的参与,这些酶大致可分为促进尿酸合成的酶和抑制尿酸合成的酶,痛风就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这些酶的活性异常所致,例如促进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增强.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弱等,从而导致尿酸生成过多。或者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肾脏排泄尿酸发生障碍,使尿酸在血液中聚积,产生高尿酸血症。高尿酸血症如长期存在,尿酸将以尿酸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、皮下组织及肾脏等部位,从而引起关节炎、皮下痛风结石、肾脏结石或痛风性肾病等一系列病症,.痛风发病的主要诱因是暴饮暴食,尤其是进食大量富含嘌呤的食物。所谓高嘌呤饮食主要与食物中嘌呤的含量和进食的总量有关,如豆制品中嘌呤含量虽不是最高的,但如进食过多也会诱发痛风。因此,不管食物中嘌呤含量是多少,适度进食才能减少痛风的发病率。其他诱因包括酗酒、创伤、外科手术、过度疲劳、精神紧张、受寒、服用某些药物(包括长期应用利尿药、吡嗪酰胺、水杨酸类药物以及降尿酸药物使用之初等)、食物过敏、饥饿、关节局部损伤、感染、遭受湿冷、穿鞋紧、走路多等。
下一篇:全新的高级健康管理师代办条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