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“”

作者:admin时间:25-09-10阅读数:7人阅读

過年了,就說說“年”,在說年之前先說說“歲”。

“歲”源自星象學,北斗的鬥柄轉一圈又指向北極星,這就是一歲。冬的本義是“終”,後來才轉借為節氣上的“冬”。它是這樣寫的,與幾何學線段的表達方式一樣。

後面那個字是上世紀出土青銅器上發現的,有的書上隸定為左右結構是錯誤的。我認為它轉借了“冬”象形城門,又借其音。這個字讀音從“冬”、不從“戈”。故事是這樣的,一個為周天子守城門的人,受了封賞,造件金器、銘文以資紀念。後來在城門里加了一點,就是“戎”字了,所以它們的讀音是源自“冬”。

太陽曆一歲分兩年,到達夏季牧場過夏至年,到達冬季牧場過冬至年。老藏曆新年、火把節、敖包節都是源於夏至年,現在還有少數民族用太陽曆。由於各地氣候不一樣,農耕生產週期不一樣,端午是夏至年的前移,七夕、中元是夏至年的後移。堯命后羿射掉9個太陽,就是廢除不適合農耕生產的十日太陽曆。

汾河下游的夏人原本是以兩頭龜為圖騰,由於長期與伊洛地區以蛇為圖騰的部落聯姻,所以變成了“蛇纏龜“,大禹的時代正好由母系氏族社會走向父系氏族社會,原本禹是要走婚到伊洛地區的,所以為什麼邀請他來治水就不難理解了。

蛇纏龜是北方玄武的天象,北斗的斗柄指向青龍的中心就是春分,指向南方大火星就是夏至,指向白虎的中心就是秋分。最後的考試題目來了,《傷寒論》裡有:真武(玄武)湯、白虎湯、大小青龍湯,為什麼沒有“朱雀湯”?南方屬“心火”,“朱雀湯”應該是“甘草瀉心湯”還是什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