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府逐瘀汤治疗灯笼热

作者:admin时间:25-07-10阅读数:25人阅读

血府逐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著《医林改错》中用途最广的一个方子。在其治疗项下有灯笼热一病。灯笼热又称“心里热”。

有一女患者于1979年1月来我院门诊就医,自述心里发热已达4 年之久,近 1年来日渐加重,胸腹部热得夜不能着被、日不能穿衣,纳谷尚好,大便日一行,冬夏都需用毛巾沾冷水擦胸部或冷敷于胸部,方能缓解灼热之苦,否则如焚难忍,而皮表体温正常。曾经两大医院诊治,尽管打针、服药等进行多种治疗,仍无明显效果。据患者女儿诉说其母平时脾气不好,爱生气。脉象沉弦,脉搏88次/min、体温37℃,舌质紫,舌苔黄兼黑。

对本证四诊合参,为郁在气分,深入血络,以致血府不畅,瘀血留着胸部,瘀积日久则化热,故不能近被着衣。治以理气逐瘀活络清热之法。《素问?脉要精微论篇》说:“脉者血之府也”,故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之,药物组成:当归15g、川芎15g、柴胡10g、桔梗15g、牛膝25g、牡丹皮15g、浮萍10g、青皮15g、生地黄10g、桃仁20g、红花15g、枳壳15g、赤芍20g、甘草5g,水煎服, 日1剂,连服4剂。

患者复诊时自述,服完4剂药,心里发热明显减轻,周身也觉舒适。本着效不更方的原则,患者又按前方服两剂,心里发热症状完全消失,一切恢复正常。以后再没有复发,精神一直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