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黄附子汤治右胁痛
赵明锐医案:
王某某,男,12岁。患儿开始患腹胀,起初是午后胀,以后即整日胀。约1个多月以后,伴阵发性的右胁下疼。该父是医师,曾给予对证治疗,证状毫无改善。后腹胀胁痛继续增重,患儿体质也日渐衰弱。以后经历了省、市的各大医院及中医研究所等8个医院的治疗,诊断意见不能统一,有的医院考虑为肝炎,或肝脓疡,或肝癌,有的医院考虑为胆囊结石或腹膜炎等,经服药打针治疗2个月,俱不见效。患儿就诊时已是发病以后将近3个多月。腹胀经市中医研究所服中药治疗已好转(药物不详),惟右胁痛增剧,部位在乳根下距腹中线5分,平均每数10分钟即发作1次,日夜数十次发作,剧痛难忍,满床打滚,汗出淋漓,面色口唇晄白,二三分钟以后即自行缓解,每于发作以后精神更加疲惫不堪。脉浮数无力,舌淡,苔薄。胃纳尚可,二便正常。投以大黄附子汤2剂。附子6克,细辛3克,大黄10克。服药以后其病若失,观察数月概未发作,共花费2角4分钱。
(《经方发挥》1982年版)
按语:本案抓住右胁痛(“胁下偏痛”)这一主证,又见患儿口唇白,精神疲惫,舌淡苔薄,脉浮数无力,一派阳虚寒盛之候,虽二便正常,亦不影响使用大黄附子汤,竟2剂而愈。可见使用经方重在抓住病机,而非一脉一证之得失。同时,证明本方为治疗寒实内结胁下偏痛之良方,且价格低廉,值得继承、光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