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湿郁表型中暑针灸疗法

作者:guanli时间:25-08-07阅读数:14人阅读

夏季的气温比较高,人们在户外活动时,如果没有做好防暑措施,就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,就会出现中暑的现象。中暑是因为体内的体温调节中枢发生功能障碍、汗腺功能衰竭、水的过度缺失等造成的。

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暑湿郁表型中暑,其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,身热少汗、出汗粘腻,恶心呕吐,烦渴不止,倦怠思睡而睡不能安,舌苔白腻,脉濡数而软。针对此类患者,可以采取中医中的针灸疗法,那么在针灸过程中一般会取用哪些穴位呢?

1、大椎穴

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,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。

暑湿郁表型中暑针灸疗法

2、曲池穴

位于肘横纹外侧端,屈肘,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。

暑湿郁表型中暑针灸疗法

3、合谷穴

属于手阳明大肠经,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,对应左手虎口,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。

暑湿郁表型中暑针灸疗法

4、公孙穴

位于在足内侧缘,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,赤白肉际处。

暑湿郁表型中暑针灸疗法

5、内关穴

在前臂掌侧,当曲泽与大陵之间的连线上,腕横纹上两寸,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。

暑湿郁表型中暑针灸疗法

6、足三里穴

位于腿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往下约4指宽处。

暑湿郁表型中暑针灸疗法

7、丰隆穴

位于足外踝上8寸,也就是大约在外膝眼与外踝尖的连线中点处。

暑湿郁表型中暑针灸疗法

大椎位属督脉,又为诸阳之会,取之有清热之效,配以手阳明之穴合谷、足阳明之穴足三里,则既清暑热之邪,又可和中化湿。曲池善清卫分之热,丰隆为化湿要穴,辅以公孙、内关有益气扶正,防止暑邪内犯之功。

患者在针灸的同时,不要忘记补充水分。注意,患者在采取此疗法时,请在专业技术人员实际操作下进行,以免发生意外。

8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