淋证中成药有哪些?淋证中成药大全

作者:guanli时间:25-06-04阅读数:10人阅读

淋证

淋证是因肾、膀胱气化失司,水道不利而致的小便频急、淋漓不尽、尿道涩痛、小腹拘急、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。病位在膀胱和肾,与肝、脾有关。其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,膀胱气化不利。若病延日久,热郁伤阴,湿遏阳气,或阴伤及阳,则可导致脾肾两虚,膀胱气化无权,因而病症可由实转虚,或虚实夹杂。西医学的泌尿系感染、泌尿系结石、泌尿系肿瘤以及乳糜尿.等,在临床表现为淋证者,首先在辨病的前提下,再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。近年来运用中医理论,对西医某些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。在辨证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,首先辨明淋证类别,由于每种淋证都有不同的病机、临床表现以及相应的发展变化规律,所以辨别不同的淋证,就抓住了辨证的要领,有利于指导治疗,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;其次还需审察证候的虚实,一般说来,初起或在急性发作阶段属实,以膀胱湿热,沙石结聚,气滞不利为主;久病多虚,病在脾肾,以脾虚、肾虚、气阴两虚为主;其三应注意标本缓急,因为各种淋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,也可以同时存在,所以辨证就有一个标本缓急的问题。如石淋并发热淋时,如尿道无阻塞等紧急病情,仍应先治热淋,再治石淋;此外,若石淋不愈,则热淋仍有再发之可能,故治疗热淋以后,必须根治石淋。实则清利,虚则补益,是治疗淋证的基本原则。实证以膀胱湿热为主者,治宜清热利湿;以沙石结聚为主者,治宜通淋排石。虚证以脾虚为主者,治宜健脾益气;以肾虚为主者,治宜补虚益肾。

(1)热淋证

症状小便短数,灼热刺痛,溺色黄赤,少腹拘急胀痛,或寒热,口苦,呕恶,或腰痛拒按,或大便秘结,苔黄腻,脉滑数。

选药首选八正合剂,口服,1次15~20毫升,1日3次,小儿酌减,久病体虚者及孕妇慎用,忌油腻生冷。或口服三金片,大片,1次3片,小片,1次5片,1日3~4次。或口服五淋丸,1次6克,1日2次。或口服尿感宁冲剂,1次15克,1日3~4次。或口服肾舒冲剂,1次30克,1日3次,小儿酌减。或口服复方石韦片,1次5片,1日3次,15日为1个疗程,可连服2个疗程。或口服癃清片,1次8片,1日3次,体虚胃寒者不宜服用。

(2)石淋证

症状尿中时夹沙石,小便艰涩,或排尿时突然中断,尿道窘迫疼痛,少腹拘急,或腰腹绞痛难忍,尿中带血,舌红苔薄黄,脉弦或弦数。若痛久沙石不去,可伴见面色少华,精神委顿,少气乏力,舌淡边有齿痕,脉细而弱;或腰腹隐痛,手足心热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

选药首选排石冲剂,煎膏剂,口服,1次15克,1日3次,可酌加白糖,开水冲服。或口服石淋通冲剂,1次15克,1日3次,开水冲服。或口服肾石通冲剂,1次1袋,1日2次,温开水冲服,孕妇忌用。或口服泌石通胶囊.,1次2粒,1日3次,开水冲服。1个月为1个疗程,必要时可延长1个疗程,个别患者有轻微的胃脘不适或短暂的眩晕,血压略有升高等,若出现胃脘不适、头晕、血压升高者应停药,孕妇慎服。或口服消石片,1次4~6片,1日3次。若合并有泌尿系统感染者,可口服结石通片(茶剂),片剂,1次5片,1日3次;茶剂,煎服或开水冲服,1次1袋,1日2次,忌食辛、燥、酸、辣食物,孕妇忌服。若兼有血淋者,可口服琥珀消石颗粒(冲剂),1次30克,1日2次。本品所含沉淀物系有效成分,服用时将沉淀物一同服下,素体虚寒者不宜服用。石淋日久,症见虚实夹杂,当标本兼顾。若气血亏虚者,配服八珍丸,蜜丸,1次1丸;水蜜丸,1次6克;浓缩丸,1次8丸,1日3次,体实有热者忌服。若阴津耗伤者,配服六味地黄丸,大蜜丸,1次1丸;小蜜丸,1次9克;水蜜丸,1次6克;浓缩丸,1次8丸,1日2次。若肾阳不足者,配服金匮肾气丸,蜜丸,1次1丸;浓缩丸,1次8丸,1日2次。

★特别提示

淋证的病因是以膀胱湿热为主,病位在肾与膀胱,初起多邪实之证,久病则由实转虚,亦可出现虚实夹杂的证候。其临床症状有两类,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,二类是各种淋证的特殊症状。前者是诊断淋证的依据,后者是区别不同淋证特点的特征。在辨证时,除要辨别不同淋证的特征外,还要审察证候的虚实。初起湿热蕴结,以致膀胱气化失司者属实,而八正合剂重在清热利湿,利水通淋,故为首选。三金片、五淋丸、尿感宁冲剂等皆可酌情选用。若属于石淋者可配以排石,而排石冲剂重在利水通淋排石,故当首选。石淋通冲剂、肾石通冲剂、泌石通胶囊等皆可酌情选用。若病久脾肾两亏,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,治宜培补脾肾;虚实夹杂者,宜标本兼治。各种淋证之间,彼此又有一定的联系,表现在转归上,一是虚实的相互转化,在不同淋证之间和同一淋证的本身都存在这种情况;二是各种淋证之间的相互转化,也可两种淋证或虚实同时并见,认识这种转化,对治疗淋病有指导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