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纯琪:津亏血瘀案

作者:admin时间:25-08-09阅读数:10人阅读

刘某,男,21岁。1996年6月8日初诊。

患者胸胁疼痛3年多,有时隐痛,有时剌痛,各种检查无异常发现。经中西医治疗,效果都不明显。该患者是我校学生,其父亲自开诊所。曾从血瘀论治过,按其疼痛部位固定,时有剌痛,应为瘀血阻滞,为何疗效不显?追问发病原因,言其3年前,由于冬天气候寒冷,就在自家药店捡附子、干姜、黄芪、当归等药炖肉服用。服药3剂,冬天就觉不冷。

第二年3月开始胸胁疼痛。现在经常口干舌燥,饮水量比3年前大量增加。望其舌暗少苔,切其脉弦细而涩。故辨证为津亏血瘀证。治宜滋阴增液,活血化瘀。拟方

生地20g、玄参15g、麦冬15g、丹参20g、当归15g、乳香10g、没药10g、川楝子10g、延胡索15g、白芍20g、甘草5g。

服药3剂,饮水减少,疼痛减轻。再服3剂而病全愈。

按:患者因服用附子、干姜、黄芪、当归等大温大热之品,损伤了血中津液,导致血中津液不足,运行迟缓,瘀血停滞,不通则痛;津液不足,故口渴多饮;舌脉均为津亏血瘀之体征。方用增液汤,滋阴增液;活络效灵丹,养血活血,化瘀止痛;金铃子散,疏肝行气活血止痛;芍药甘草汤,滋阴养血,缓急止痛。服药后津液增加,血脉流通,故口渴、疼痛等症随之缓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