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母草化血中之水治慢性左心衰竭

作者:admin时间:25-08-15阅读数:9人阅读

“血不利则为水”虽为《金匮要略》用以阐释经闭水肿的机理,以此来概括慢性左心衰竭的病机也十分恰当,即心脏虚弱,行血无力而血不利,化为水,水饮凌心射肺发为左心衰竭。

现代医学多把利尿作为首选和常用的治疗左心衰竭的方法,但因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不能长时间应用,因此选择一种能化血中之水。且能长期应用又无副作用的药物有重要临床意义。

益母草归心、肝、膀胱经,能活血祛瘀,利尿消肿,我们在临床体会到是很好的化血中之水之药。具体的应用方法有两种:其一单味大剂量益母草水煎服,一般用量200g,如少佐桂枝效更佳。其二以益母草为主的辨证复方。

慢性左心衰竭临床主要表现有4种:运动性呼吸困难、肺水肿、端坐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。前两种需用益母草复方,后两种用单味益母草即可明显有效。回心肺血量不能正常排出导致左心衰竭的发生,但此可通过体位变化使血液重新分布,或/和通过利尿的方法减轻心脏负荷而达到缓解和纠正。因此我们将导致左心衰竭的病理产物“水”称之为血中之水。用益母草缓解和纠正左心衰竭,并非每个患者尿量都增加,即益母草治左心衰竭不仅仅是通过利水(利尿)来实现的。益母草活血祛瘀,能改善“血不利”,能使过多的回心肺血量重新分布,使之不成为病理产物,即使欲异化和已异化为水之血正化。总之,益母草治左心衰竭,一是将血中之水转化为尿液排出。二是将异化为水之血正化,故称之为化血中之水。

总而言之,益母草能化血中之水.是防治慢性左心衰竭的有效药物,临床上未发现有副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