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苦寒药败胃的教训

作者:guanli时间:25-08-15阅读数:10人阅读

苦参,味苦,性寒,为清化湿热之品。用其治疗急性肾炎、肠炎、痢疾等都有一定效果。妇科用以治滴虫。

但一般多用于外剂,内服剂量宜小,亦不可长期服用,恐其过苦伤胃,亦防其阴燥。

在《本草汇言》中,姚斐成云:“苦参,祛风泻火,燥湿驱虫之药也。盖此药味苦气腥,阴燥之物,秽恶难服,惟肾气实而湿热胜者宜之。”此论甚中肯。

山区人患蛔虫病者甚多,且不易驱除,一般中西药都不大能驱下。当地苦参甚多,而用于治病者较少。

经与乡村医生研究,用苦参一味驱蛔。

遂将苦参轧成细粉,过筛后加红糖少许。成人每次服3g,小儿减半,每日空腹服用1次,5日为1个疗程。

服用后,约半数人有效,亦未见有何副作用。

乡村医生见能驱下蛔虫,甚为喜悦。欲急于取效,即给未下虫的一部分人加量3倍服用,继服5日。

服药2日后,大多出现恶心、头晕,不欲食,大小便不畅,腹痛尤为剧烈。

停服后,体壮者一两天后症状消失,但大多数人在头晕、恶心、腹痛消失后,一两周内仍不思饮食,其伤败胃气,竟近于轻度药物中毒。

此即用药中病即止,虽参芪亦有所偏,况苦参之苦寒伤胃,凡体虚胃弱者不可服用,体壮者多服亦能败胃,用者当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