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黄附子汤治腹胀(胃下垂)

作者:guanli时间:25-07-16阅读数:5人阅读

周祯祥医案:

黄某某,女48岁,工人。1981年3月28日初诊。近四年来,每日腹部胀满不舒,食入撑胀尤甚,久立则有下坠感,大便艰难,三、四日甚至七、八日方行,渐至饮食减少,形体消瘦。曾作上消化道钡餐透视,示胃下极位于髂脊线下18公分,钡剂灌肠透视未见异常,诊断为胃下垂。多方求治,经用补中益气、消导和中、芳香运脾等法均罔效。来我科诊治时,曾处以大剂枳术汤,腹胀便难如故。今诊其脉细而无力,观其舌质淡而有齿印,按其左下腹部有粪块累累,时已值阳升春暖,仍感畏寒肢冷。证属阳气不足,中焦失运,气机壅滞,传导无力。治宜温阳以助脾运,通便而调气机。处方:淡附片12克,细辛5克,制大黄9克,干姜6克,砂仁3克(后下),陈皮9克,木香6克。

上方服5剂后大便畅行,腹胀亦减,纳谷渐增。遂以原法增损调治两月,腹胀全消,饮食正常,大便自调,体重增加。,同年12月,再作上消化道钡餐透视,胃下极在髂脊线下1公分。随访至今,未见复发。

(江苏中医1985;lt;1gt;:32)

按语:腹胀、便秘病因多端,此案系中阳不足,胃肠气机痹阻,大肠传导无力之故。方取附子、细辛温阳调气机,制大黄通便降浊气,更增干姜温运中阳,砂仁醒脾开胃,陈皮、木香调达气机。药后脾胃阳气得运,升降得调,故诸证告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