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压之拔罐疗法
拔罐对高血压有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。患者可以通过拔罐的方式,使身体局部充血,让毛细血管扩张,通过机体的调整,以通畅气血宣邪散郁,起到行气活血、消肿止痛、散风祛寒等作用,起到降压的目的。那么在拔罐过程中都会取用哪些穴位呢?
1、印堂穴
印堂穴位于头面部的正中上,即从鼻尖往上引一条直线和两个眉头连线中点的交叉部位,就是此穴。
2、曲池穴
将屈肘成直角,当肘弯横纹尽头处;屈肘,于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。
3、合谷穴
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间,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,或者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,放在另一手拇、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,当拇指尖下就是此穴。
4、太冲穴
太冲穴位于足背侧,第一、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,即以手指沿拇趾、次趾夹缝向上移压,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(第1、2跖骨结合部之间凹陷中)就是此穴。
5、行间穴
行间穴在足背侧,当第1、2趾间,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。
6、关元穴
关元穴位于身体前正中线,脐中下3寸,腹部的正中线上。
7、肝俞穴
肝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脊椎旁,第九胸椎棘突下,左右二指宽处(或第九胸椎凸骨下,左右旁开1.5寸)。
8、肾俞穴
肾俞穴在腰背部,第二腰椎下旁开一寸半,和前面的肚脐眼平齐正好是第二腰椎。
9、三阴交穴
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,当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,即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处,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,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。
以下穴位的操作手法需要注意:
1、印堂穴
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,用小抽气罐吸拔印堂穴,注意不要吸拔过紧,以患者耐受,不感觉难受为宜
2、肝俞、肾俞
要选用中等大小的罐具,用刺络拔罐法,用酒精,碘酊消毒手,穴位和罐具,用三棱针点刺穴位后,快速吸拔火罐于穴位上,待出血量满罐即可起罐,一般留罐10分钟;起罐后穴位用消毒纱布或酒精棉球擦干净。
3、三阴交、太冲、行间
要选取小火罐或小硅胶罐,小抽气罐吸拔。
4、关元
采用闪罐法,在选好穴位后,用镊子夹住一个酒精棉球,点燃后在罐内绕两圈抽出,快速将罐子扣在穴位上,然后立刻取下,再迅速拔住,反复多次拔上起下,以皮肤潮红为度。
注意,患者请在专业技术人员下进行实际操作,切勿擅自拔罐!